分类目录归档:美文

诸葛亮:看穿一个人,只需要7句话

一代谋圣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讲了自己的观人识人诀窍: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他从一个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数语,却句句紧抓识人之核心要义。

 

  •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所谓“是非”,就是一个人的立场和做事原则。

一个人的是非观越是明晰和坚定,那么这个人不管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对你来说其实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观模糊,他的立场和原则也必定跟着模糊,在生活中就会人云亦云,在危难关头,则往往就是那根墙头草,随风倒。

这样的人,如同吕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领,只有远离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确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与人合作的决策行动才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

否则,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看人首先要“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其意义就在这里。

  •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怎样低成本高效率选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托之以重任来考查,成本和风险都太大。

“穷之以辞辩”的观人之法告诉你,话题辩论才是选贤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

你将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看他会如何转机。

从他应对“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维的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重要任务也就可以清晰判断了。

他若是变通越灵活,所能突破的难题瓶颈也就越大,那么所能托付的任务就可以越重要。

  •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查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对问题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同样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小孩子,受经历浅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闹;

一个一无是处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抢;

一个农民,只有靠务农知识经验勤勤恳恳地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商人则是靠商业知识经验,通过物物交换而解决温饱。

所以,见识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

反过来,你通过询问对方对待问题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过往经历,便可见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优势、劣势、能力瓶颈,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没有遇到事儿时,人人站出来都说自己是勇夫。

但是,真遇到事儿时,全都当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社会常态。

生活中的他们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们勇敢时,却又不敢当仁不让,现实社会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绝不是让他在“风和日丽”之下吹牛说自己多么勇敢,而是直接让其置身当下困境,看他作何反应。

只有在当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现出勇敢行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也能见真勇。

  •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常,人都会带着面具而活,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面具带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

这个时候,旁人是很难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

但是,一旦人喝醉酒,从身理上,他的大脑是脱离显意识控制的。

那么他的面具也就会在此时此刻被彻底摘下。

借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果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性情与平常相比,发生360度大转弯,比如正常情况下温文尔雅,醉酒之后经常会发酒疯,行为狂乱,说明这个人平时带的面具极深。

此人慎交。

倘若酒后行为与平日里待人接物的表现相差不多,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是活得坦率、真实的人。

这种人便是比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面对利,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见利而忘义。

义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立场。

一种是见利仍然义字当先。正如《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人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只需要“临之以利”,即可晓其答案。那么此人的廉洁与否便也就清楚了。

  •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要考查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托对方为自己办一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上来观察其言行举止。

并且可通过两个标准判断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说到做到。如果说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视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应,但在行动过程中,确实因为种种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办成。

此时,倘若他能诚意向你致歉,坦诚自己的不足,或者过错之处,甚至还能给你提出他的补救之法等,也可视为信足之人,相反,要是事情没办成,还有各种冠冕堂皇之词,为自己开脱。此为信不足之人。

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但人性却千古不变。

所以,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却一点不过时。

相反,其高明之处,远胜于诸多心理学著作,实为社交、识人之大智慧。

励志人生: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美丽的花虽然会凋谢,可是盛开的时刻值得欣赏。要在美好的时候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将一副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副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谁都靠不住,除非你有用!

孤独时,才发现,

能够拥抱的人沒有!

委屈时,才发现,

能够诉苦的人沒有!

无助时,才发现,

能够握手的人没有!

失眠时,才发现,

能够聊天的人沒有!

犯错时,才发现,

能够谅解的人沒有!

流泪时,才发现,

能够安慰的人沒有!

失望时,才发现,

能够鼓励的人沒有!

迷乱时,才发现,

能够读懂的人沒有!

这个世上,人人都很忙,

谁都有责任要担,工作要干,

别人能帮你一时,

却帮不了你一世,

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所以人要有志气,

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靠的住,

除非你有用!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看透了人心真假,你就清楚了;

看懂了现实冷暖,你就领悟了;

看穿了世态炎凉,你就懂得了;

看清了社会残酷,你就惊醒了!

 

这辈子,除了父母之外,

没有谁会毫无保留,

把最好的都给你。

 

 

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

你要学会依靠自己,

没有钱,自己赚,

没有房,自己买,

再苦再累,也得扛,

再难再痛,也得干。

眼泪教你坚强,

失望帮你成长,

疼痛让你武装,

除非自己行,

靠谁都不行!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命运一定另有安排!(深度好文)

印度有四句极具灵性和哲理的话: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4、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


这几句话让我想起了佛陀释迦摩尼说过的相似的话: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


旅行者很懊悔,他觉得,似乎很不值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因为他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得到。


哪知道,几小时后,就在他累得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说你用得着,说完,年轻人拿出了干粮,并把胯下的马也送给了他。



所有的故事总会有一个答案,重要的是,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

  • 回报不一定在付出后立即出现,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

漫漫长途,终有回转。

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 泰戈尔曾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有个国王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


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


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准备将国王烧死。


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发怒,于是土著人将国王放了。


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


国王忽然想到什么,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就轮到我了?”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在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难以接受的。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困难来临,不要懊恼,不要沮丧,更不要只看在一时。


把眼光放远,把人生视野加大,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永远乐观、奋斗,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所有的丢失,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位置;


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前的热身;


所有的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它让你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最好的。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王小波最经典的10句话,渡了无数人

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努力就是忘记自己在做什么,而只顾去做。

 

只要不假装,我们每个人都不天真。

 

一辈子很长,找个有趣的在一起。

 

人们应当为自己的剩余精力建设美好的精神生活。

 

首先要当个正直的人,其次要当个快乐的人。

 

 

只有那些知道自己的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

人。

 

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做人,良心排第一。

人,丑不怕,穷不怕,最怕又丑又穷还奸诈,人丑,心善,是美德,人穷,努力,会发财,人一旦奸诈了,就没有什么大出息。


人活着,钱不是第一,名不是第一,良心是第一,有良心的人,堂堂正正做人;有良心的人,正正经经做事。



最怕良心变黑,为了钱,坑蒙拐骗,为了利,勾心斗角,把朋友卖,把家人弃,最后,落得独自一人,万人嫌弃。


做人,一旦丢了良心,就会贪得无厌,没有底线,没有了尊严,作践了自己,更不会在乎身边的人。把朋友当成利用的工具,把家人看成是累身的累赘。


有良心的人,不会忘记伸出援手给她的人,不会抛弃风雨相伴他的人,不会欺骗完全信任他的人,不会利用对有恩于他的人。


人,没了良心,让朋友伤心,让家人寒心,两眼一红,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时间长了,无人帮衬,无人搭理。


做人,最重要讲良心,钱算什么,名算什么,人品不过关,一切都是都扯淡。一辈子,只活这一世。脸蛋身材不重要,名利钱财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论干什么,做什么,都要把良心放在第一!

顺其自然,是生命的最好状态。

自然事物之所以美好并符合秩序

乃自然事物本质使然

与人的喜好无关


顺其自然

是把握了发展大势之后暂时的搁置

是通透了消长生息之后惬意的等待

是经历了潮起潮落

看惯花开花落之后的那份淡泊

顺其自然

是生命最佳状态

是一种科学生活的生存方式

顺其自然

不是丧失了追求和奋斗

而是生命换一种状态

与追求和奋斗融合得更加紧密

顺其自然

不是不在乎成功的荣耀

失败的苦楚

而是抛弃急功近利和短视眼光

在更高的层次领悟

成功与失败转化的契机

顺其自然

不是得过且过

不是因循苟且

而是在平和的等待和努力的酝酿中

寻找最圆满的策略

顺其自然

是熨贴躁动的生命

抚平焦灼的心动

把身心放归静寂

在静寂中蕴育

在默然中积蓄

在冷凝中裂变

人生不是止水

总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事

人生总有低谷

不执着于眼下一时的困境

保持一份乐观心态,至关重要

顺其自然

才可能走进

亲近和融入博大浩繁的自然

才可能破译和把握生命的奥妙与多变

顺其自然的人生

定是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一生不长

今天的辛酸经历

就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

今天的耕耘将成为明天收获的果实


人要有自知之明,是你的终是你的

不是你的怎么强求也得不来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得失未必重要,自在才更舒心

顺其自然

是平和的处世方式

世上有一些东西

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

比如运气和机会

舆论和名誉

那就不去管他们

就顺其自然吧


无论现实多么喧嚣

在内心留存一片芳草地

那里生长着美好……

再苦,也不认输, 再累,也不撤退!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
不管是好的坏的,顺的逆的,
你都要经历一遍。

撑得住,你才是强者,
撑不住,也不要难过,
每个人的能力有限,
不要怨自己,不要和谁比。

人生难不难,自己去体验,
生活苦不苦,自己去感受,
做人累不累,自己懂滋味!

身上担着责任,

心中藏着压力,

生活苦,生活累,

习惯了以后,也就无所谓。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你今天能开心,

明天或许就伤了心,

眼泪不是用来示弱的,

而是用来冲刷委屈,

清空烦恼的。

不管生活给你什么压力,
你都要努力,还生活一个奇迹。

人生不是舞台,

生活也不是战场,

只要认认真真,

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记住了,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都是一样的时间,
都是一样的责任。


乐观的人,不抱怨,
面带微笑走前面。
消极的人,没热情,
唉声叹气最心烦。

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再苦,也不认输,
再难,也不退后,
坚持到底,会胜利,
坚强下去,有底气。

也许,你工作不顺心,
也许,你债务压在身,
不管此刻你遭遇什么,经历什么,
都要鼓励自己:
再苦,也不认输,
再累,也不撤退,
再难,也不放弃!

励志人生:名字是父母给的,人生是自己走的!

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

苦难面前自强不息,就一定会赢得成功和幸福。

只有回不了的过去,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人生在世就应该像柯南那样,有一种我走到哪就让别人死到哪的霸气。

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种斩断自己退路的勇气。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无论在什么时候,多么艰难的困境中,只要活在希望中,就会看到光明,这光明也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

你接受不了的,正是你需要修炼的。

 

从外在看内在

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在发掘你自己,去了解别人的感觉、想法,你也会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关心,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缺乏关心。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帮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你是什么样的人

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容易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则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的内在自我。

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要如何改善关系,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

一个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内在的空虚得到填补,否则就不可能放下别人,也难以解放自己;一个满怀怨恨的人,除非内在愤懑的情绪得到抒解,否则就不可能停止怨怼;一个爱嫉妒的人,除非内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所以,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__。”(如愤怒、恐惧、失控、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

 

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

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下属、朋友、同学,还是你的父母、配偶、儿女、兄弟、姐妹,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不喜欢的言行来让你学习。

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很气那个人,但这是他的错吗?不,他只是帮你把“发霉的阴影”拿出来晒晒太阳。

所以,以后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当真”,对吗?

人们常说天赐良缘,什么是良缘?你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是与你“姻缘”最深的人,他们之所以会安排在你身边,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不要说不喜欢就排斥或试图逃避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天赐的良缘”,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缘来蜕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