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挑战无处不在,自己才是真正的敌人。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挑战无处不在,自己才是真正的敌人。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没有热爱,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热爱,反映一个人的政治觉悟,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干事创业最具活力的“因子”。选择了一个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
人生有“四宝”:做人、做事、吃苦、吃亏,做人是一种艺术,做事是一种享受,吃苦是一种财富,吃亏是一种福气,吃苦才能不吃亏,不吃苦必然要吃亏;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
华罗庚讲,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勤劳是人生的不动产,苦累是一所大学校,要自觉把苦累作为砥砺自己的“磨刀石”,在挥洒青春、热血和汗水中不断前行。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
现在的职场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职务越高、年龄越大、年龄越长,越懒于学习,凭经验、凭感觉工作的越来越多。一种是读书越多的人,总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而读书越少的人,反而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今天不充电,将来靠边站;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来不及;不怕水平低,就怕不学习;读书越少胆子越大,读书越多胆子越小。我们要像给自己的手机充电那样抓学习。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职场生活多与枯燥和寂寞相伴,要心平气和、淡泊名利,特别是在看到有的单位出了彩头和风头的时候。在看到有的人追名得名、逐利得利的时候,更要把持住自己,甘于寂寞、埋头苦干、自觉奉献,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
当取得成绩、荣誉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当遇到失败、挫折的时候,要鼓起勇气、敢于面对,始终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永远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些差距是有原因的。
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处处都要表现出自己强大的自尊心,这种自我陶醉似的自尊,不过是一种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的自我吹捧,更多的时候,能力和自尊要求是成反比的。
不要指望所有人都会热心的帮助你,还必须用你希望方式。该求人的时候,把姿态放低,别以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个人经得起多大诋毁,熬得住多少苦累,才能担得起多少赞美。
当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你想要用手拔开,它就会同时咬住你的手和脚。 时间拖得越久,最终被咬住的部分越多。
人世间就这样,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泥鳅黄鳝,乌龟王八,螃蟹龙虾,鲜的腥的,臊的臭的,什么货色都有。
了解人性,不是为了让你变得冷漠无情、瞻前顾后,而是提醒你对人生要做正面的思考,拥有更大的面对人世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上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因为要生存,我们就需要一个社会角色。
不管你是稚气未脱,抑或已经白发苍苍。
但是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可以拥有好几次人生,但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珍惜现在的机会。在完成每一件梦想的时候,人还是应该保持专注。认真思考,我究竟该怎么活。
文/宫本辉
来源/《读者》杂志2017年第20期
我们兴致极好,泡在伊豆的温泉里,想着住在大仁的漂亮女生。虽然她留了地址和电话,可我们只是看着那张纸片,没有任何行动,三天后,我们就像刚考完试似的,回到了家。
你的善良里,
藏着你的福气。
你有多善良,
就会多有福。
上天有好生之德,
心存善念者,
一生都会幸福快乐,
淡然平安度余生。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有起风的清晨,
也有暖和的午后,
有绚烂的黄昏,
也有流星的夜晚。
生活当中,
人与人之间,
锦上添花的多,
雪中送炭的少。
但只要你心存善念,懂得感恩,
用平和的心态正确面对,
始终保持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
你的人生必会坦然顺畅,幸福美好。
无论你经历过怎样的艰辛苦难,
无论你看透过怎样的冷漠人心,
那都是生命的一种历程,
不必计较,无须介怀。
有时候看错人,
不是因为我瞎,而是因为我善良;
有时候爱错人,
不是因为我蠢,而是因为我重情。
即便人心难看透,
一直善良也无悔。
你给自己一个高度,
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尺度。
求百事之荣,
不如免一事之辱;
邀千人之欢,
不如释一人之怨。
我心善良,事事无悔!
你的善良里,
藏着你的福气。
做人,心存善念者,
必会好运连连,鸿福相伴。
人生就像一条河
无论你愿不愿意
河水都一直往前流走
没有回头的机会
人生就像一条河
不是笔直平坦一帆风顺
路途中有风浪有险滩
可以转弯改道但不能停滞不前
人生就像一条河
或长或短,或深或浅
每条河都有自己的风景
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
人生就像一条河
把阻碍转为动力,扩宽前路
把风雨转为河水,丰富自己
把阳光转为蒸汽,净化空气
人生就像一条河
有奔腾,有汹涌,有激荡
有平静,有缓流,有回旋
每一滴水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段路都填满了回忆
人生就像一条河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
才能让生命永不干枯
才能抵达最美的终点
无论如何困难,不可求人怜悯!——柏拉图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天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三浦绫子
作 者 | 竹西 来 源 | 砍柴书院
最近,华为官网的轮值董事长界面上,出现了孟晚舟的名字。
什么是轮值董事长呢?
简单来说,它就是华为的最高领袖,在当值6个月内,主持公司的战略和大小各种事务。
这也意味着,如今的孟晚舟,已经是华为的“一把手”了。
不少网友听到消息,都纷纷祝贺孟晚舟,觉得她实至名归。
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之前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
“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为她没有技术背景。”
显然,孟晚舟再次打破父亲定义,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直以来,任正非对长女孟晚舟和小女儿姚安娜的态度,都是大众争议的焦点。
可以说,他对孟晚舟有多严厉,对姚安娜就有多疼爱,毕竟,姚安娜当时出道被骂惨的那会,任正非说的可是:
“她很爱文艺,我的态度还是支持。”
同父异母的姐妹俩,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她们被“差别对待”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时间的指针倒拨回1972年,孟晚舟刚刚出生,那时候的任正非还是一名工程兵,母亲也要服兵役,没精力带女儿,就把她寄养在了贵州的爷爷奶奶家。
老家位置偏僻,经济条件也不好,孟晚舟曾这么回忆当时的居住环境:
“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
1987年,任正非因为做生意被骗,欠下了200多万元巨额债务。
随后,他被公司开除,和孟晚舟母亲孟军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父母离婚,家庭贫困,负债累累,孟晚舟的童年,是一路苦过来的,可艰难的环境,也磨练了她坚忍的心性。
大学毕业后,孟晚舟加入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华为,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做起。
她不仅要接待客户,还要做总机转接、文件打印这类的杂活。
那时,华为的总机有办公桌那么大,上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按键。
每当电话响起,红绿信号灯闪烁,孟晚舟都会紧张得手忙脚乱。
因为没经验,孟晚舟被父亲斥责,是家常便饭。
有些老员工还记得,她被任正非骂得狗血淋头,红着眼睛从办公室出来的样子。
底层煎熬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孟晚舟从未想过离开。
1996年,孟晚舟考进华中科技大学,攻读财务硕士。
学成回来,她凭借出色的能力,一次次地推进了公司财经服务变革。
但任正非似乎还不满意,有次他看到部门反馈,说华为财务部门审批流程太复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任正非直接通发邮件给全体员工,对财务部进行了严肃批评:
“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
他怒火对准的矛头,依然是当时执掌财务系统的女儿,孟晚舟。
任正非曾告诫女儿:
“社会阅历的第一条是对人要有认识,而打杂有助于积累这些经验。”
严父对女儿的爱,虽然并不温柔,但却能让女儿提早认识到职场的残酷,和商业社会的严苛。
孟晚舟确实也没辜负父亲期望,在父亲的教育下,她迅速成长了起来。
2011年,凭借近20年的扎实业务功底,孟晚舟当上华为常务董事兼CFO(首席财务官)。
此时,才渐渐有人知道,这位一路被老板骂过来的员工,就是传说中的“华为长公主”。
可以说,父亲的二十多年来的严厉管教,让孟晚舟修炼出了遇事波澜不惊的气度。
2018年,在加拿大被逮捕时,孟晚舟的神情始终云淡风轻,没让外媒找到一丝可以大肆报道的慌乱。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此时的孟晚舟,已然成为了一个坚韧而优秀的女性。
她用强大的抗挫力,保住了家族的体面,也向世界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气度与风范。
相比起姐姐孟晚舟,妹妹姚安娜的成长,就要遂顺许多。
1998年,姚安娜出生的时候,任正非已经54岁。
老来得女,任正非几乎倾其所能,给女儿提供最好的资源。
她5岁学钢琴,9岁学芭蕾,小学远赴英国牛津学院学习,从一开始,起跑线就远远拉开常人一大截。
如果说,良好的家境,给姚安娜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那么她自身的努力,则奠定了她往后的成绩。
刚学习芭蕾时,高强度的练习和严苛的标准,曾经让姚安娜满身是伤。
为了保证成绩,她经常要在兼顾舞蹈的情况下,做作业到凌晨才能入睡。
但姚安娜却凭借不懈的努力,拿下了国际最权威的RAD认证——英皇芭蕾最高级别。
17岁时,姚安娜以ACT满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
在父亲的建议下,她选择主修计算机科学和统计数据,和华为的需求专业对口。
大二那年,她进入微软实习,为截肢患者研发出的“电动手臂”项目,荣获《时代》周刊最佳发明奖。
但,一直生活在家人庇护下的姚安娜,也有自己的梦想。
大学期间,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喜欢的文艺和舞蹈。
身为哈佛芭蕾舞团董事,她每年都要负责8场演出,主演过《天鹅湖》《睡美人》等经典剧目。
2018年,姚安娜受邀参加世界顶级名媛舞会。
这是一个连特朗普的女儿都被拒绝过的舞会,对出席的女孩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身出名门,且智慧与气质并存。
得知女儿从无数大家闺秀中脱颖而出,任正非很高兴,他特地给女儿了拍全家福。
此时大家才开始注意到,任正非身后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女儿。
23岁生日那天,姚安娜以“破格公主”之称,官宣出道。
没几天,她就发布新歌,推出出道纪录片。
姚安娜本以为,自己离演艺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她没想到的是,大家的恶评,却像潮水一样袭来。
在她出道的微博下,有一条评论点赞甚高:
“社会主义不需要公主。”
也有很多人,毫不留情地攻击姚安娜的身材、样貌,觉得她不配进军娱乐圈。
姚安娜为什么会遭致大家的反感?
首先,她出道的时间节点,就注定会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当时的孟晚舟,身为甲状腺癌患者,还在异国受到死亡威胁。
同为姐妹,一个脚上扣着脚镣,受尽折磨;一个脚下踩着王冠,官宣出道;
这在外人看来,本就极尽讽刺。
更何况,姚安娜直接“空降”娱乐圈,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后有资本力量推动。
毕竟别人出道,少说也得经历101几轮游,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姚安娜,虽在学业和芭蕾上有大奖傍身,但在唱跳、演艺方面都毫无经历。
说她是学霸,大家相信,但说她是女明星,似乎总差了那么点劲。
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本身的实力,与逆天资源不匹配,遭到的反噬。
如果说,姚安娜能坦承自身缺陷,大众对她的观感,或许会有所扭转。
但在节目里,她偏偏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大家喜欢姐姐,不喜欢我?”彻底引爆舆论风向。
且不说,孟晚舟从普通女孩成长为华为CFO,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光是她在遭受死亡威胁信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考“狱中博士”的傲然风骨,就让人肃然起敬。
看着两姐妹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只能感慨一句:
自小过得顺风顺水的姚安娜,到底还是历练不够,格局小了。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在被非法扣押1028天之后,终于被释放回国。
面对前来欢迎的人山人海,孟晚舟笑容得体,步履从容,仿佛曾经经受的苦难,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从舱门铺下地面的红色长毯上,孟晚舟动情地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坚定的语气,清澈的眼神,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得知姐姐回来,姚安娜也发了微博庆贺。
但因为博文中出现了错字,而且足足编辑了4次,姚安娜又成了网友群起攻之的对象。
有人说姚安娜蹭热点,有人说她刻意为之,但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面对十几亿人的审视,姚安娜或许只是太紧张、太慌乱了,毕竟从出道开始,她就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央。
“那时的她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已经暗中标好了价码。”
也不怪姚安娜,1998年出生的她,和70后的“大女主”姐姐相比,还太稚嫩。
或许只有经历一番摔打,她才能摆脱家族的光环,证明自己并不是空有其表的“任正非小女儿”吧。
回国后,孟晚舟曾发布一条朋友圈: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铭心。
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
作为长女,孟晚舟从底层起步,经历了无数挫折,终于成为如今光彩耀人的模样。
而姚安娜,则一出生就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整体称得上顺遂无忧。
姐妹命运不同,是性格和经历使然,无优劣之分,冷暖自知。
任正非曾说:
“我的孩子个性都很强,很努力,试图超越,我认为个人成长对他们更重要。”
身为父亲,任正非对两个女儿的教育看似天差地别,实则殊途同归。
孟晚舟处变不惊的风骨,是父亲“打压式教育”的结果;姚安娜为梦想不懈奋斗的背后,也有着父亲“鼓励式培养”给予的底气。
我欣赏孟晚舟涅槃重生的强大力量,也不怀疑姚安娜的初心和付出的努力。
只是凡事都有因果轮回,你承受过多大的磨砺,才能做出多大的成绩。
已经破茧重生的孟晚舟,和尚在养成中的姚安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谈及她们,反思要比拉踩更有意义。
只希望两姐妹都能在努力过后,收获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点亮【赞】+【在看】,愿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竹西,本文转载自砍柴书院(ID:kanchaishuyuan),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限于赚钱养家。
一代谋圣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讲了自己的观人识人诀窍: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他从一个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数语,却句句紧抓识人之核心要义。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所谓“是非”,就是一个人的立场和做事原则。
一个人的是非观越是明晰和坚定,那么这个人不管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对你来说其实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观模糊,他的立场和原则也必定跟着模糊,在生活中就会人云亦云,在危难关头,则往往就是那根墙头草,随风倒。
这样的人,如同吕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领,只有远离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确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与人合作的决策行动才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
否则,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看人首先要“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其意义就在这里。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怎样低成本高效率选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托之以重任来考查,成本和风险都太大。
“穷之以辞辩”的观人之法告诉你,话题辩论才是选贤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
你将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看他会如何转机。
从他应对“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维的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重要任务也就可以清晰判断了。
他若是变通越灵活,所能突破的难题瓶颈也就越大,那么所能托付的任务就可以越重要。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查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对问题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同样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小孩子,受经历浅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闹;
一个一无是处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抢;
一个农民,只有靠务农知识经验勤勤恳恳地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商人则是靠商业知识经验,通过物物交换而解决温饱。
所以,见识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
反过来,你通过询问对方对待问题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过往经历,便可见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优势、劣势、能力瓶颈,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没有遇到事儿时,人人站出来都说自己是勇夫。
但是,真遇到事儿时,全都当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社会常态。
生活中的他们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们勇敢时,却又不敢当仁不让,现实社会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绝不是让他在“风和日丽”之下吹牛说自己多么勇敢,而是直接让其置身当下困境,看他作何反应。
只有在当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现出勇敢行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也能见真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常,人都会带着面具而活,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面具带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
这个时候,旁人是很难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
但是,一旦人喝醉酒,从身理上,他的大脑是脱离显意识控制的。
那么他的面具也就会在此时此刻被彻底摘下。
借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果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性情与平常相比,发生360度大转弯,比如正常情况下温文尔雅,醉酒之后经常会发酒疯,行为狂乱,说明这个人平时带的面具极深。
此人慎交。
倘若酒后行为与平日里待人接物的表现相差不多,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是活得坦率、真实的人。
这种人便是比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面对利,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见利而忘义。
义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立场。
一种是见利仍然义字当先。正如《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人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只需要“临之以利”,即可晓其答案。那么此人的廉洁与否便也就清楚了。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要考查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托对方为自己办一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上来观察其言行举止。
并且可通过两个标准判断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说到做到。如果说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视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应,但在行动过程中,确实因为种种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办成。
此时,倘若他能诚意向你致歉,坦诚自己的不足,或者过错之处,甚至还能给你提出他的补救之法等,也可视为信足之人,相反,要是事情没办成,还有各种冠冕堂皇之词,为自己开脱。此为信不足之人。
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但人性却千古不变。
所以,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却一点不过时。
相反,其高明之处,远胜于诸多心理学著作,实为社交、识人之大智慧。